太又仔细询问了一些细节,顾琰等议事堂大佬们也反复询问。
现场没有活,而尸中也不见郑烨。
其实,顾琰没心思问责一个小县令,他现在疼的是粮草和失踪的二皇。
不过,他也不算太冤枉,因为顾琰说的没错,中原腹地、京畿地区,却有这样一支“悍匪”,敢杀官兵,敢劫掠军粮,其行为绝对称得上“谋逆”。
一听这话,报案的官员立刻又跪来。
因为圣人就在军营之中,粮等各种军需供给是决不能有任何问题的,更不能现短缺。
大军已经发三个月,这次运粮是首次补给,议事堂给备的份量十分充足,可供三十万大军两三个月消耗。
这时再有人趁机兴风作浪,大梁必定陷更大的麻烦之中。
“二郎,我的二郎啊!”
失踪,太都不知该有怎样的心。
相较于什么二皇,顾琰更揪心前者。
顾琰和议事堂的诸位大佬讨论着,其他人也都赞同顾琰的想法。
随后,朝廷每隔一月就往前线运送粮,份额也是足够两个月使用。
而这么一群人能在他的治来去自如,绝对是他这个主政官的失责!
得,这是要追究责任啊。
为今之计,第一必须封锁消息,第二则要尽快筹集粮。
当地官员只能认定郑烨失踪。
“回禀殿,那群劫掠的歹人十分狠辣,负责押运的一千府兵全都遭了毒手,现场留一地的尸。”
反正很复杂,太自己都不知该如何形容。
这些人并不十分在意二皇的落,但里的萧贵妃却不可能不在意。
顾琰的大脑飞快运转。
兴?似乎不是。
顾琰蹙眉,走漏消息就走漏消息吧,他们要的是,确保这个消息只能在小范围传播,决不能传到前线。
顾琰担心,一旦补给被抢劫的消息传到前线,定会引发将士们的恐慌。
前来报信的,是案发当地的官员,他说现场的惨状,不禁面不忍,“微臣仔细查找、比对了那些尸,并没有发现二皇的踪影。微臣又命人在方圆十里寻找,只找到了几个穿着亲卫甲胄的尸,却惟独不见二皇。”
东征大军发的时候,带足了粮,可以支撑三个月。
只是,因着当地官员要寻找失踪的二皇,闹得阵势不小,消息本无法彻底封锁。
确定了整件事的过程,又对了尸的份信息,顾琰才抹了把脸,“距离京城不足百里,却发生这样的祸事,显见‘匪患’是何等猖狂!”
可现在被人“劫掠”,前方虽不至于立刻断粮,但重新调拨粮,需要一定的时间啊。
难过?好像也没有。
萧贵妃直接跑到了姜皇后跟前哭嚎,那架势,仿佛姜皇
毕竟,现在况特殊,前方时疫横行,连圣人都被染了,如果粮再现短缺,军心定会受到重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