剩的没法就放在了苏白在镇上买的房里,以后没事小两也会回来的,房是他们的跑不掉。
李老太准备的东西大多带不走,开接人的是小汽车,别的东西可不好装。老太太一气之像棉被这样的东西都寄过去了。
不过朝中有人好办事,也不是什么大事,又不是不给钱坐白车,稍微安排一车厢还是比较容易,也不算以公谋私,侵害!人民!利益。
至于知青的家眷要不要跟着去陪读,住房怎么办,生活来源怎么办,这些都不是雪儿要心的了。
之前也是因为知这一段扭曲的历史造成了太多的悲剧,雪儿改变不了所有人,但是她不希望她边有这种事发生。
坐火车的同志们真的一都不轻松,行李多到不敢想象。虽然李老太邮寄了一些东西,但是一些不好邮寄的就交给这些劳力了。他们能怎么办,虽然很无奈但是也只能乖乖听话好不好。
京城那边苏老爷已经让人把要给小夫妻两的一个小院打理净了,他帮着准备的嫁妆也放去了。
知青有好待遇乡亲们也不能无限付,不离婚也就罢了。以后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一离婚,知青方就得给村民这边赔偿,还有该付的赡养费都不能少。
今年的老李家特别忙,过完了年初二都得去北京。雪儿和苏白的也要迁过去,不过这个事还算好办。这边当人那边有人接收,事就是妥妥的了。
也是多亏苏老爷了军车过来接,虽然还是有些不舒坦,但是好歹比几位老人家去挤火车舒服。雪儿爷爷还有姥姥姥爷没有一个年龄小的,你说挤火车了事怎么办。
好歹都是乡人,常年劳动有把力气,走路对他们来说也不
他们一来警卫员就看到了,不过人太多东西也很多。警卫员没有开车过来,带着各位徒步行走。实在是亲家人太多,老爷也没法安排那么多车来。
苏老爷派了一个警卫员过来接人,虽然只认识一个苏白,而且在人山人海中不好找,但是一个民工团容易找啊。
苏老爷一共派了两辆车,一辆车上坐了李老太和李老,还有大伯和大伯母,他们两是为了照顾老两的。另外一辆车坐了雪儿姥姥姥爷,还有二舅和三舅。他们当然也是为了照顾老人。
这个主意还真不错,后来周围好多村听说后也有样学样。不能说完全杜绝了悲剧,起码悲剧大大的减少了。
心的会自己省吃俭用给家里人。
一路上白天开车晚上找个地方睡觉,吃喝的都不亏写老人,这才没磨人。也是他们年纪大了,不然苏老爷使使力还能来机票。
摇摇晃晃的坐了五天火车一大伙人才到,要不是都抱着锅碗瓢盆架之类的家,一火车站准被派所逮住。
双方协议达成一致后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矛盾了,村里又和谐起来了。因为有了保障村里人吃了一颗定心。
其他人就由雪儿和苏白领着,大伙一起坐火车。这么多一堆人一起坐火车也怪吓人的,好像那啥会的。这么些人的车票不好买,尤其是要买到一个车厢,
有些村里人雪儿可能并不算特别熟悉,但是也有对雪儿特别好的人。村里人大多是淳朴的,他们都是看着雪儿长大的,能帮到她们雪儿当然会谋划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