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人对利益的嗅觉最为灵,朝廷的政策给了商人们更大的信心。可以想见,在更多的商人涌广西之后,安南的土地会如何被鲸吞蚕。
民为国之本,而民以为天。
商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。
江面宽阔,本不必如此,但有官旗和立在船的边军在,就算是一样,也得让开一之地。
凭祥县民倾城而,数名耆老在儿孙的搀扶,早早等在城门前,只为送兴宁伯归京。
“孟某,愧受了!”
商人们的目的地多是凭祥,自征讨大军的捷报接连传回,大批的木材和粮从西南运,风闻安南全境已平,许多商人和当地的土人都发了财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心动。
无论是宗室,士大夫,还是军汉布衣,华夏人对土地的执念,
比商船小一号的官船慢悠悠从江上行过,直到船尾不见了踪影,商船才继续前行。
看来,他仍是小看了这位贤弟。
孟清和同朱能乘坐的官船过时,大船上的船工见了,立刻避让。
站在凭祥城门前,孟清和长揖到地。
“前些时日,官军擒获黎氏贼首,舟师的柳都督京献俘,我可是见着了,楼船有十仗,上边的官军足有千人,还架着火炮,那叫一个威风!”
夏尚书想得十分明白,依天的意思,定然是希望将安南等地归为长久的粮产地。由他定规矩和惯例,哪天他离开,继任者也会照章办事。想动手脚,也无法行得太过。
有锦衣卫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盯着,动作太大,是想扒--充草?
☆、第184章
“伯爷是凭祥的恩人,凭祥人无以为报,只能备酒一坛,万民伞一,祝伯爷一路顺风,步步升!”
纵使有过心理准备,临其境,还是会红了眶。
安南的土地气候十分适合种植稻,比起大天旱蝗虫地动轮着来的中原地区,这里的环境堪称得天独厚。种植的稻可一年两熟,三熟,便是不以种地为业的人也会红。
看着迎风招展的旗帜,商人们都在猜测,官船上的人,来定然不小。
过桂林府时,一行人换乘官船,沿江行驶,接连遇上数艘平大船。船舷上没有官府和旗军的旗帜,便知是商人运货的船只。
随后纵上,再不敢回。
朱能坐在车上,看着圈通红的孟清和,再看置于车上的万民伞,所谓民心,盖莫如是。
孟清和和朱能很快启程。
“楼船算什么,兄弟是没见着奉天命使西洋的宝船,两年前,我在太仓,只是一,心肝都颤……”
“依我看,十有-八--九是征讨安南大军的哪位将军奉旨回京。桂林府的官可乘不得这种官船。”
孟清和一行人了凭祥,经太平府,南宁府,思恩府,柳州府,桂林府,一路北上。
“看船上的旗,至少是位伯爷。”
也不希望这时再乱。
以铜钱换粮的动作并不隐秘,夏元吉的初衷,压没打算将这件事秘密行。
征讨大安南军大量买地的消息尚未传,藩王和宗室的动静却瞒不过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