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……他是奉安公收养的养!难他还是……?
然而这生辰之日……顾之陡然觉得脑袋一空,这个生辰竟与他的生辰别无二致。
顾之在心叹息,劝服了顾夏帮忙查探世况,自己则将那包袱收回了房中。
奉安公垂睑,“臣知。”
于是他对顾夏说:“你帮我办件事,帮我查一三十二年前,无力抚养我、将我送给国公爷的那对农家夫妇,如今尚在何,我有重要的事需要向他们求证。”
岳父啊岳父,你可真是用心良苦。
而皇帝苦苦追寻的人,就在底朝夕相,半发觉也不曾有,正应了那句话,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。
顾之看了他一,“要救国公爷,只能靠它了,绝不能销毁。”
大概谁也不会想到,一个前太遗孤,奉安公能毫不避忌地养在边,还屡屡带他到京城各走动,甚至考取功名,了阁大臣,还是史上最年轻的阁大臣。
他顾家是在兵乱之后的第三年,那时他刚好三岁。关于他的世来由,奉安公则对外称当年行军路过一农家,见那对夫妇实在可怜,本无力抚养新生的幼,又拦在他前乞求,而奉安公正好膝无,便将孩带了回来。
几乎在一瞬间,顾之就定了决心,不是真是假,他都要这样。只是仅凭手上的这个包袱还不够,他还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。
顾夏断然拒绝:“不行,国公爷吩咐过……”
可这么多年来,大燕一直有言蜚语,大家相传,说那个遗孤尚在人世,这也是为什么前太遗党还抱有谋逆的希望,皇帝也无时无刻不在忌惮顾家。
也许这是孩的名字吧,顾之这样想,但心里有了猜测,这个猜测太过离谱,让他手脚发凉,忍不住颤抖。
在那种况皇帝为了挽救自己的威望,只能放任奉安公,甚至还给他封侯加爵,并凭借奉安公的证词宣布了那个孩的死亡。
顾之随手翻看了襁褓布,突然发现侧用绣线绣了几行字,仔细一看是孩的生辰之日。
既然都说开了,皇帝便坦然真面
皇帝听到奉安公那句带着不敬的话,脸一变,怒:“奉安公,你知你在说什么吗?”
“顾夏,这个包袱我要留着。”顾之镇定了心神,对顾夏说。
顾之不敢多想,他连忙翻看那张丝帕,丝帕上绣了一朵栀花,据说是当年太妃最喜的花,丝帕的一角绣了一个字,那个字是“旻”。
原本顾之还不相信这等言,甚至查到赵家那个余孽也并未当真,只以为是赵义直拿来幌的。可如今在顾府看到了这张襁褓布,立时明白那个孩当真尚在人世,否则奉安公留着这些什么?
玄衣司大牢。
据说当时的场景很多将士都看到了,不似有假,因此顾之没有怀疑,皇帝也没有怀疑。也许皇帝曾经怀疑过,也曾大肆派人查探过,想必什么都没查来也就放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