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皇帝倒也宽宏大量,只是说了一句“还算工整”便示意传给一个。有了这一个鸟,大伙儿立即把思路从悲戚转到歌功颂德上面去了。
皇帝评语一,老大人冷汗坐,心如鼓,也不知皇帝到底记住他没有,明年是不是有指望升官。
第二个轮到的官员发苍白,年纪已经不小。他本不想混在一帮比他年轻许多的人中间参加比赛,无奈他官当了三十来年却始终不上不,再不升上去就该告老还乡了,只好趁此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番谋取前程。为了让人刮目相看,他特意找了许多枪手,事先准备了十首诗押题。虽然没能猜中,但其中一首咏秋的诗却和皇帝的题沾一边,正好可以拿来用。
好在还有几个人帮这人求,皇帝也不是真的要他太监,于是便挥手:“所以说嘛,孝虽然重要却不能乱了朝廷的纲法,否则人人都去太皇太后面前替朕尽孝了,这朝中大事又由谁来为朕呢?”
“朕看这诗倒是别一格。”
其实刘曦心里明白,封建帝王之所以推崇孝,原因在于他们觉得如果一个人在家能够孝顺父母,外打仗必定会忠于皇帝,因为皇帝是天人之父。但刘曦却认为,以孝治天还不如以法治天,队的纪律是否严明完全可以靠法律来规范,而人的德素养说到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。
“羽觞”又轮过两人,其中一个歌功颂德,大赞太平盛世,皇帝只给了“于空”四个字,另一个则调大焉以孝治天。皇帝想了想,觉得这件事还真不太好反驳,但不反驳他心里又憋屈。以孝治天,治得他这个皇帝一实权都没有,国家贫弱,百姓离失所,难能算是好政策?
也是这位老大人倒霉,他带的一堆小抄被汗黏住,撕了半天没顺利撕开,羽觞却已经停在了他的面前。一时间老大人汗如雨,磕磕绊绊把小抄上能看清的字句读来,却是前言不搭后语,让人忍笑不已。刘曦看到他的诗颇有“天苍苍野茫茫,我家有个小儿郎”的风范,不禁也乐了。
“此诗甚是有理,作诗的也是个妙人!”皇帝,一句话却差让作诗的官员吓破胆,“朕觉得可以让如此妙人陪在太皇太后左右,没事两首诗让她老人家开心开心,也算替朕尽了孝,众卿认为如何?”
这提议自然是相当离奇且糟糕的。太皇太后作为大焉朝最尊贵的女人,她跟前除了皇帝和皇族贵戚,活着的男人就只有太监和御医。这作诗的官员自然是当不了御医的,要陪伴太皇太后就只有切了那话儿当太监一条路可以走了。因为作了一首弘扬孝的诗导致绝后也未免太悲了!
比赛本质上是猜测皇帝心意的比赛。中秋节是什么日?是阖家团圆的好日!皇帝既然兴致盎然地办了这场大会,怎么可能想要听凄惨悲切还大霉的诗?官员们一个个在肚里幸灾乐祸。
的官员心中一凛。皇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,外戚可以参政,但绝不能专政,超过了皇帝可以容忍的限度,结果恐怕会十分不妙。此时虽然是王、赵两家当政,朝中也不是没有别派官员的。有些骑墙派的官员已经开始思考,要不要改投皇帝,毕竟太皇太后也好、皇太后也好,都和皇帝没有直